查看原文
其他

CAFA讲座丨绘画之眼——莱比锡画派并非唯一(附全程视频)

CAFA ART INFO 中央美院艺讯网 2020-08-31


 绘画之眼——莱比锡画派并非唯一 

视频较长,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进入21世纪,“新莱比锡画派”在艺术市场中迅速崛起的。“年轻的德国画家”(The Young German Artists,YGA )也逐步与以先锋与前卫著称的“年轻的英国画家”(The Young British Artists,YBA)比肩。有趣的是,“新莱比锡画派”是一个架上绘画团体,作品多为具象且常常采用叙事手法。这样一个固守架上绘画传统的团体,如何能够在创作媒介、表现手法与叙事语言都呈现多样化的当代艺术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是艺术界近年来关注的重点。


2019年10月28日晚,由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画室主办,应邀前来的德国著名策展人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在中央美术学院五号楼A-110带来了讲座“绘画之眼——莱比锡画派并非唯一”。其从“莱比锡画派”到“新莱比锡画派”的历史与发展、关键性过渡人物以及新莱比锡画派的几位代表艺术家的创作特点等方面,概述了这一流派的生成与现状。笔者在此将结合更多相关资料整理,串联约克斯在讲座中谈到的几个方面。


主讲人 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

讲座现场


莱比锡画派的传统


莱比锡画派于上世纪60年代在德国开始形成并得以发展。此时的德国正处于两德分裂时期,处于东德的“莱比锡书籍艺术与平面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raphik und Buchkunst,现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以下简称莱比锡艺术学院)受封闭的政治与社会现状的束缚,无法赶上战后西欧艺术向抽象与表现发展的前卫潮流,同时其因为对自身民族的热爱而拒绝趋附苏联艺术。处在两股浪潮的中间,退守德国古典主义艺术特点的莱比锡画派,在吸收现实主义题材的背景下,反而发展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道路:他们一方面继承着传统的德国古典主义技法,另一方面则用绘画反映德国当下的文化生活,具有现实批判性与历史反思性[1]。


马蒂亚斯·维舍尔 《演讲者》

马蒂亚斯·维舍尔 《Freundinnen》


约克斯谈到,战后的莱比锡艺术学院主要致力于书籍装帧与版画等实用主义艺术教育,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艺术上的创作自由。随着伯恩哈德·海森克(Bernhard Heisig)、沃尔夫冈·马托埃(Wolfgang MattHeuer)与维尔纳·图布克(Werner Tubke)等个人创作风格迥异的艺术大师开始管理执教莱比锡艺术学院,其教学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为莱比锡画派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承前启后:阿诺·林克


新世纪初,“新莱比锡画派”诞生。此时的德国已经统一,分裂的历史给东、西两德带来的迥然不同的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影响还在持续着,但艺术领域内前卫的思潮以及丰富的创作媒介已经逐步传入东德。“新莱比锡画派”的这批艺术家在上学时所面临的挑战正是在于多元艺术媒介在德国的普及。


受到整个西欧前卫与激进艺术思潮的影响,在德国西部,绘画的传统早已没有那么稳固了。但是在封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德国东部,架上绘画的传统还相对稳定。因此,一批西德的画家移居到东德发展,而他们当中有一批也成为了“新莱比锡画派”的代表人物。


尼奥·劳赫 《Die Kontrolle》


约克斯在此着重介绍了阿诺·林克(Arno Rink)作为过渡人物的重要作用。阿诺·林克在担任莱比锡艺术学院院长期间,正是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的大变革时期。他本人在谈到柏林墙时曾说道:“如果你想要谈论它的好处,那么可以说它帮助我们延续了克拉纳赫和贝克曼的传统,并保护我们的艺术不受到约瑟夫·博伊斯的影响。”[2]他早年接受的是传统的莱比锡学院的艺术训练与教育,亦受到社会主义传统的影响,这使他全面了解并掌握了莱比锡画派的核心与特色。然而,由于本人极具包容性,他融汇发展了老莱比锡画派的诸多强项,并在他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将其传递给学生。其中,新莱比锡画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尼奥·劳赫(Neo Rauch)就是他的学生。正因如此,阿诺·林克被普遍认为是新老莱比锡画派之间的过渡人物,也是新莱比锡画派的先驱之一。


尼奥·劳赫 《Fell》

尼奥·劳赫 《Troglos》 2019


新莱比锡画派的代表人物们


约克斯通过具体分析尼奥·劳赫、提姆·艾特尔(Tim Eitel)与马蒂亚斯·维舍尔(Matthias Weicher)等几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来探究“新莱比锡画派”的现状与特点。


约克斯认为,尼奥·劳赫作品的特点在于无法辨别出它所处的时代。在劳赫仅有的几次采访中,他都提到了他的作品中会涉及到梦境,且是白日梦境。他的作品中没有明显的叙事,人物往往在进行着无意识、无规律的动作;不同的叙事穿插实际上只是场景的设置,它们所拼凑起的画面完全不具有可读性。劳赫的作品传递出一种很强的异化特点,让人联想到超现实主义绘画。他在画面中体现出来的迷失感仿佛在告诉观者,这个世界与我们惯用的解释世界的叙事完全不同。


提姆·艾特尔 《墙》

提姆·艾特尔 《无题 山》


提姆·艾特尔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观念性。在他的画面中,通过呈现个人对艺术史的梳理,新的空间得以构建。在艾特尔作品中,人物的出现往往不以肖像绘画为目——他将人物视为构成画面的必要组成物体而加以描绘。内外空间相互矛盾的互生关系亦是他创作的一大特点。他似乎在画面中有意识的模糊着内外空间的边界,通过植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场景到这样的画面中,其显示出了一种奇怪的、无法定义的隐喻。


马蒂亚斯·维舍尔的作品极具实验性,画面大多反映内部空间。他不会用照片作为直接描摹的素材,而是往往直接描绘他的回忆。童年的阴郁之感与记忆被维舍尔转译为画面中的场景与对象,如用刮刀刮掉人物的脸等,种种表达似乎都在反映着世界对他来说是不完整的。维舍尔的作品到了第二阶段开始有了具体的对象,他开始尝试写生。此时虽然他本人与被描绘对象的距离十分接近,但他意图在画面中隐藏自己,拉开自己与描绘对象的距离。



此外,如大卫·施奈尔(David Schnell)在画面中探讨内外部空间的相互转化,迪洛·鲍姆加特尔(Tilo Baumgartel)的街道景象和马丁·科比 (Martin Kobe)的虚拟网状空间的表达,都是构成新莱比锡画派的重要元素。“莱比锡画派并非唯一”这一题目,或许正是用来呈现题材与观念呈现多元化的新一代德国青年艺术家的最好概括。


大卫·施奈尔《Archiv》

大卫·施奈尔 《Spiel》


艺术市场的选择:新莱比锡画派的崛起


在讲座末尾,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授刘小东与约克斯探讨了为何风格大相径庭的这一批德国年轻艺术家们会被统一纳入“新莱比锡画派”的概念之下。


约克斯谈到,起初只是这一批青年德国艺术家们希望可以共同参与展览项目,而与画廊主格尔德·哈里·利伯克 (Gerd Harry Lybke)共同为展览项目投资。而随着自纽约而来的藏家开始购买其中几位艺术家的作品,“新莱比锡画派”开始逐步被推向艺术市场。


提姆·艾特尔《瓷砖》

提姆·艾特尔《坐着的人》


亚瑟·卢贝(Authur Lubow)在《新莱比锡画派》(The New Leipzig School)一文中,描述了当时来自迈阿密的收藏家夫妇唐纳德(Donald)和梅拉·鲁贝 

尔(Mera Rubell)夫妇在2013年一口气购买了五位莱比锡画派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的盛况。这对夫妇给与了极高的评价:“在我们长达四十年的收藏生涯中,从没有一天内发现五位艺术家的经历。”至此,西方众多收藏家们开始对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作品趋之若鹜:“(藏家们)跟随潮流,甚至是盲目购买,他们只关心(艺术家)年轻吗?是来自莱比锡吗?”[3]


不论是新莱比锡画派在老莱比锡画派的坚实绘画基础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或是画廊主与藏家们的积极推动,又或是艺术市场捉摸不定的潮流与品位,“莱比锡画派”在当代艺术领域内,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约克斯认为:“新莱比锡画派”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艺术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它仍然需要时间与市场去持续性地挖掘与完善。


讲座现场


文丨周纬萌

现场图丨胡思辰

(相关资料图片致谢嘉宾及主办方)


参考文献:

1、王洪义,[J]《逆袭艺术史:从老莱比锡画派到新莱比锡画派》,《美术研究》,2017;

2、Lubow, A.,The New Leipzig School, New York Times, Jan.8, 2006.

3、同上。




 ——TRAVEL WITH ART—— 

为使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展览、作品、艺术家及背后的故事,CAFA艺讯网启动全新项目「TRAVEL WITH ART」,联合众多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人文学者等一同为大家呈现多元的线上&线下艺术活动!


后台回复“看展”即可获取更多信息,加入艺讯友邻群。

新书推荐,请输入“新书”后台了解详情。


转载及合作请后台联系!


For genuine art lovers who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exhibitions, artworks, artists as well as stories behind them, CAFA ART INFO initiates a brand new project to invite you to visit exhibitions.

CAFA ART INFO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滑动查看详情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